控制
一些公司认为手动 CIP 程序更易于验证,因为控制系统不参与验证过程。然而,当前的控制系统在正确实施的情况下,相比手动系统具有诸多优势,或许理想的情况是手动控制与自动控制相结合。控制系统应易于监测、控制和验证,这一点至关重要。

自动化 CIP 是实现可重复清洗的最稳定方法。使用控制系统可确保每次执行 CIP 时都能达到循环、时长和顺序目标。
主要的控制要素包括时间、温度和流速。通常通过监测冲洗电导率来验证清洗效果。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,以确认达到了与清洗目标相符的可接受公差范围。化学溶液浓度的典型操作公差为 1 - 3%,温度精度应控制在 ±3°C以内,流速变化不得超过 ±10%。
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控制阀门开闭,并在清洗循环的每个步骤中使回路内的旋转设备循环运行 5 - 6 次。与过程控制系统进行通信至关重要,这样才能协调过程回路中路径的循环与 CIP 步骤的变化,确保各项操作在所需的时间、合适的温度和成分条件下进行。其他控制功能还包括化学品添加速率、浓度控制和温度控制。

一旦采用了控制系统,就必须考虑出现偏差时应采取的措施。一种可能的偏差是由于软管泄漏等故障,外部要求停止系统运行。另一个常见问题是 CIP 清洗站某个罐内液位过低,此时回路必须切换到循环模式以避免损坏泵。CIP 系统的状态通常可分为三到四种:
1. 1. 正常状态:目标回路控制阀门对相关路径进行清洗。
2. 2. 配制状态:目标回路的主路径打开,用于加热和添加化学品。
3. 3. 保持状态:排水阀关闭以防止化学品流失,阀门停止循环,CIP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(PLC)中的定时器暂停,直到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。该状态可能与配制状态相同。
4. 4. 中止状态:系统未能达到预设的安全位置。
控制系统应用于验证清洗效果。除了上述控制功能外,系统还应记录每次清洗操作的结果。
验证
为了验证 CIP 系统,需要有书面文件规定清洗每台设备、每个回路和流路的程序。还需制定其他程序,以量化工艺所需的清洁度标准、确定测量清洁度或残留量的方法以及确认测量结果的分析方法。描述 CIP 验证程序的方案必须经过技术专家的审核、批准并执行。